近年来,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,我国普惠金融经历了一个起点低、速度快、成效大的发展历程。《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提出,到2020年,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,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,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。
在普惠金融建设行至半程之际,2018年6月,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CAFI”)发布了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监测报告(2017.浙江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显示,浙江的普惠金融发展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但相对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,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滞后,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提高。
构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监测体系
“作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,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是值得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。”CAFI研究总监及项目负责人莫秀根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莫秀根表示:“普惠金融发展当中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是普惠金融的监测体系。在得到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银监会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下,CAFI于2016年12月9日正式启动了‘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与监测体系建设项目’并于2017年在浙江省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。”
莫秀根进一步解释称:“基于调研数据的整理与分析,报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59个指标,构建了包含可得性、使用、质量、满意度、金融能力、障碍、数字化程度和预期等8个维度普惠金融指数,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综合指数。”
“相较于之前国内外机构所做的类似研究,《报告》确立的指标体系不仅针对国家层面普惠金融水平进行衡量,还可以具体应用到某区域、家庭甚至个人。”莫秀根进一步指出,在对浙江省14个县600个村13505个家庭调查的基础上,构建的普惠金融指数显示,浙江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已经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。即使这样,金融能力仍然是该地区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的短板;部分乡村有相当比例的人口存在金融服务不足现象,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。
此外,莫秀根表示,分析也得出一些令人振奋的结果,数字化和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;普惠金融发展程度高的人群,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比较乐观。因此,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;加强农村金融能力建设,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精准施策,是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。
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大有可为
乡村振兴从十九大开始逐步成为国家战略,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,也一直是普惠金融关注的焦点。
“普惠金融对于支持在城乡二元结构中被边缘化的乡村经济,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,可以作为乡村振兴一个重要手段来发展农村的经济,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。”莫秀根表示,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、扶贫开发都以农村低收入人群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,通过促进产业发展和提高能力来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。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。
“精准扶贫是为了解决扶贫靶子打不准的问题。一方面,原来的扶贫没有打对要害,没有瞄准贫困户;另一方面,没有真正瞄准贫困问题的根源。从而导致扶贫效率不高。普惠金融也一样,在指标体系、监测体系建立起来以后,可以随着问题监测动态调整,从而提高普惠金融的效率。”莫秀根表示,CAFI下一个普惠金融监测点将在西部地区,浙江的经验将推广复制到西部地区,从而对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。
基于监测结果,莫秀根提出了两点建议:“第一,发展普惠金融必须提高客户的金融能力;第二,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,要以客户为中心,提高用户的体验、增加用户的使用率。”
创新推动普惠金融深入“最后一公里”
众所周知,成本问题,包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,始终都是困扰普惠金融发展的首要障碍,如何通过创新打通金融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。据莫秀根介绍,由于基础设施落后、自然条件差等原因,农村地区有很多是没有征信记录的人,这部分人在传统金融机构里很难获得信贷服务。
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。“近年来,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,为降低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。传统金融机构在进入农村这片蓝海时,必须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。当前不断涌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相关领域的创新,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”莫秀根指出。
“金融科技可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向乡村地区延伸,对于解决‘三农’和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”莫秀根表示,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化方式发展普惠金融,包括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各项能够运用于金融领域的相关数字化技术。
莫秀根认为,金融科技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,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,可以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。将金融科技运用到数字普惠金融领域,有助于解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,促使小微企业、中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能享受同等的金融服务,从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度和用户的可获得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