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正确航向?必能行稳致远

发布时间:2018-06-19 字体:【 】  【关闭窗口

        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复杂的,但这并不改变我们对未来乐观的预期和对中国经济饱满的信心。

  近日,密集发布的宏观数据中有不少“亮眼成绩”,并彰显出“中国潜力”。5月份,供需两侧协同发力,市场活跃度上升;中国进出口指数均有所回升,外贸稳中向好;新动能支撑作用继续增强,经济内生动力表现强劲。

  “5月份,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。”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上述判断。

  事实上,自今年以来,消费拉动、进出口向好、新动能增强等都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鲜明注解。

  数据显示,消费正不断发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。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过去的“世界工厂”变成“全球超市”,中国人以购买力和消费能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。据统计,中国消费者终端消费占GDP的比重达63.4%,家庭消费出现迅猛增长,零售销售也以年均10%的增长率稳步上升。

  而消费拉动带来的消费升级及由此带来的对进口的促进,也在很多方面得以印证。进出口数据显示,中国的出口依然坚挺,而进口的快速增长显示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。今年前5个月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.8%。其中,出口增长5.5%,进口增长12.6%,贸易顺差收窄31%。

  与此同时,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正在显现。以智能制造、创业创新为主要方向的产业逐渐兴起。1至4月份,战略性新兴服务业、科技服务业、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.2%、17.8%和16.0%,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4.4个、4.0个和2.2个百分点。

  “从目前情况看,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位于底部位置,周期性行业回暖和外需回升有望让中国经济保持平稳,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平稳。”国际金融问题专家李建军对《金融时报》记者表示,尽管对中国经济前景持续看好,但仍需关注一些隐忧。

  首要的就是风险问题。在日前举办的“第十届陆家嘴论坛(2018)”上,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、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、主席郭树清分析了当下我国金融的复杂形势,并指出,我国金融面临的问题具有极大的特殊性,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面对的矛盾更为复杂,有些风险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,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处置各类隐患。

  近年来,在推动去杠杆过程中,金融管理部门坚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,优先推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降低杠杆率。针对交叉金融较快生长、“影子银行”急剧膨胀等突出问题,及时开展市场乱象综合整治,有力遏制了银行业和保险业资金“脱实向虚”势头。5月份金融数据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进程——信贷投放依然平稳,但非标与信用债全面收缩。

  “在充分看到成绩、树立必胜信心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。”郭树清强调,比如各类隐性担保和“刚性兑付”没有真正打破、“预算软约束”“投资饥渴症”问题仍然比较突出、市场化法治化破产机制远未形成等。

  显然,未来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,仍需继续抓主要矛盾,优先处理最可能影响全局、威胁整体的问题;同时统筹兼顾、合理着力,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。

 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隐忧,就是外部环境。当前,国际金融市场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,欧洲市场尚未完全恢复,美国处于加息周期,这些因素会给全球资本流动带来一定影响,而我国深化改革、结构升级需要一个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。与此同时,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就在6月15日,美国政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%的进口关税。面对这些较为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,我国货币政策需要相机抉择和适时应对,以确保有一个稳健的货币金融环境,护航经济稳健发展。

  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2时,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,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2次加息。6月14日,人民银行宣布开展1500亿元逆回购,同时维持操作利率不变。自2016年12月以来,人民银行已3次对美联储加息进行跟进操作,但本次并没有延续以上操作,而是采取了与去年6月相同的策略,维持逆回购操作利率不变。市场认为,这是央行对内外部环境平衡后的结果,体现了货币政策的主动性。未来,鉴于近期社融增速下降、债市违约频发,预计货币政策会在稳健中性的总基调下,加大灵活调整、定向支持的力度,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,控制融资成本过度上升。

  中国经济就像一艘驰骋于海洋之上的巨轮,虽然难免要经历风雨,但只要拥有足够的智慧、坚持正确的航向,必能行稳致远。

  当前,如何继续把好中国“巨轮”的航向?首先,仍要继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。今年年初,中央提出三个主要任务,“未来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精准脱贫、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”。应该说,这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做了充分预估,也是对中国经济充分研究后的精准把脉。

 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征程上,需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域滞后的问题,加强薄弱环节,如加快企业结构调整,妥善处理企业债务违约问题,大力推进信用建设,同时要合理把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。

  继续把好中国“巨轮”的航向,还要坚持既定目标,稳步扩大改革开放。近期,各项改革措施接连出台:6月12日,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发布通知,完善QFII、RQFII境内证券投资相关管理,进一步便利跨境证券投资;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扩大进口作为“主打词”,一系列聚焦促进调结构惠民生和外贸平衡发展的措施得以确定;6月15日,国务院印发通知,从六个方面提出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。

  “第十届陆家嘴论坛(2018)”更透露出大量深化改革的重要信息,如深化外汇管理改革、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;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;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协商出台改善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、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综合政策等。

  未来,要按照既定发展方向,继续稳步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。以改革促发展,在发展中寻求新机遇。

  继续把好中国“巨轮”的航向,还要相机而动,搞好宏观调控。为了支持经济发展并进一步防控相关风险,宏观调控应更多地考虑相机抉择,综合运用定向降准、MLF等量价工具进行调节。

  6月1日,人民银行表示将适当扩大MLF担保品范围,以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。之后,6月7日,人民银行超额投放了4630亿元1年期MLF,通过这一套“MLF组合拳”,提前布局年中流动性,补充了流动性结构性缺口,引导银行资金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和绿色经济等领域。市场预计,未来宏观调控将更多着力于在去杠杆过程中的结构性调整,进一步凸显“结构性”调控思路。

  6月18日,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,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,加强监管政策协调,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,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力度,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,积极有效应对可能的外部冲击,稳定市场预期,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,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,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。